男人肾阳虚有哪些表现? 肾阳虚体质该如何饮食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6/3/31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肾阳虚,为中医名词术语。由于肾阳虚衰,温煦失职,气化失权所表现的一类虚寒证候,称为肾阳虚证。多由素体阳虚,或年老肾亏,或久病伤肾,以及房劳过度等因素引起的。

 
 
  中医认为,肾主水,肾阳对水液有气化蒸腾作用,若肾阳不足,蒸腾气化无力,则出现小便清长等表现,故肾阳虚证存在着肾脏的病理改变。肾虚多为长期积累成疾,切不可以急于求成而用大补之药进补,或者用成份不明的补肾壮阳药物,而应慢慢调理。肾阳亦称为元阳、真阳、真火,十二经之根,先天之本在于肾。肾与命门本同一气,为人身阴阳消长之枢纽。肾阳主一身之阳气,火衰其本则阳虚之证迭出。
 
  肾阳虚与现代医学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NEIS)有关,肾阳虚证在下丘脑-垂体-靶腺(肾上腺皮质、甲状腺、性腺、胸腺)轴均有不同环节、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且主要的发病环节在下丘脑(或更高级中枢)的调节功能紊乱。
 
  男性肾阳虚通常会有哪些表现
 
  1、头晕无力,失眠多梦者。
 
  肾作为人体重要的脏器之一滋养和温煦着其他脏腑,若其他器官久病不愈,就容易伤及肾脏。许多慢性病如慢性肝炎、冠心病、支气管哮喘、高血压等病人,往往伴随有肾虚症状。要想根治肾虚,彻底治好其他器官的疾病是根本之道,否则都是“治标不治本”之举。
 
  2、哮喘者。
 
  肾脏有“纳气”的功能。因肾虚不能纳气,就会引起喘息气短,呼多吸少,使你感到难以畅快呼吸。厉害的情况下,伴随气喘还可能出现喘气加重、冷汗直冒等症状。临床上,哮喘要想治愈必须斩断病根,通过补肾纳气,增强体质以缓解症状,减少复发机会。
 
  3、腰疼、酸楚不适者。
 
  腰痛根本在于肾虚,可分为内伤和劳损。内伤肾虚一般指先天不足、久病体虚或疲劳过度所致。轻者难以弯腰或直立,重者出现足跟疼痛、腰部乏力等症;劳损指体力负担过重,或长期从事同一固定姿势的工作(使用电脑、开车等),久之会损伤肾气,导致肾精不足。如果出现经常性的腰痛,而且休息也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要考虑通过补肾的方式解决。
 
  4、头晕耳鸣者。
 
  很多人经历过头晕的感觉,那种眼睛发花、天旋地转、恶心呕吐的滋味并不好受,而且头晕患者常伴有耳鸣之声,妨碍听觉,长久下去,甚至会导致耳聋。造成头晕耳鸣的原因多与肝肾相关。中医上讲“肾藏精生髓,髓聚而为脑”,所以肾虚可致使髓海不足,脑失所养,出现头晕、耳鸣。治疗时应补益肾气,精足则髓满,头晕耳鸣也就自然可以得以消除。
 
  5、便秘者。
 
  便秘的人常因排便困难出现肛裂、痔疮等症,影响工作、生活,苦不堪言。虽然大便秘结属于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但其根源是因肾虚所致,因为肾开窍于二阴,主二便,大便的传导须通过肾气的激发和滋养才能正常发挥作用。治疗便秘应从治疗肾虚入手,吃一些补肾助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等作用的中药,如火麻仁、何首乌。
 
  6、腰酸腿痛、尿频尿急者。
 
  长时间身体僵硬不变地坐在车里,外加开车精神紧张,久而久之形成气滞血瘀而最终导致肾虚。医生建议,开车一个小时左右,要下车舒展筋骨,顺便解决一下内急,千万不要憋尿,要知道长时间憋尿可会造成尿频、尿急、遗尿、阴腹疼痛和夜尿增多等症状。
 
  肾阳虚体质日常该如何饮食
 
  1、在日常的饮食上阳虚体质的人应以温补为主,忌清补。并且因为阳虚体质的人身体内的营养物质缺乏,所以宜食用热量较高的而且富有营养的食物。
 
  2、阳虚体质的人在平时的时候应该尽量少喝各种冷饮,少吃或者是不吃生冷冰冻以及寒性明显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对阳虚体质的影响非常大,如果食用偏寒性的食物和饮料的话,就会加重阳虚体质者体内的阳气亏虚的程度。
 
  3、阳虚体质的人应适当的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和水果,以补充我们身体内阳气的不足,比如一些干果如核桃,可以温肾阳,最是适合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的人食用,蔬菜类的比如韭菜,辣椒,南瓜,胡萝卜,山药等,肉食类的比如,鸡肉,羊肉,牛肉等都是一些偏温性的食物,我们在平时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多吃一些,也可以在炖肉的时候适当的添加一些花椒,小茴香,桂皮等温性的调料,对补充我们身体内的阳气有好处。
 
  4、阳虚体质的人也可以在秋冬的季节多喝一些由山药,红枣,板栗,糯米等一起熬成的粥,这类粥不仅可以暖脾胃温暖我们的身体,而且还能很好的补充我们身体内的阳气。
 
  5、阳虚体质的人一定要注意不要过多的食盐,尽量控制盐分的摄入,因为阳虚体质的人盐分摄入过多的话就容易引起小便不利,肥胖,高血压等疾病。

本文来源: http://man.ewsos.com/a/20160331/1285929.html

责任编辑:骆凤春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