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 救“心”比救“市”重要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医网摘要:我们发现,金融危机已经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心理危机。对许多人来讲,这比直接经济损失的伤害更大。而且,这种伤害不仅仅针对员工,也包括很多企业管理者。

  当美国传出次贷危机时,中国正忙着应对通胀。但侥幸心还没捂热,金融危机的风潮就吹了过来,并最大可能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媒体反复告知我们这样的信息:衰退、亏损、破产、裁员、恐慌、迷茫,如此种种。

  我们发现,金融危机已经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心理危机。对许多人来讲,这比直接经济损失的伤害更大。而且,这种伤害不仅仅针对员工,也包括很多企业管理者。

  管理者和员工的心理主敌

  一组报道触目惊心:

  10月5日,洛杉矶一名金融从业人员枪杀了自己的5名亲属后饮弹自尽

  10月15日,芝加哥一名期货交易员因投资失利,吞枪自尽。

  同一天,在中国,广东中谷糖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人称“糖王”的庞贵雄从住所23楼跳下。

  诸如此类。

  当然,这都是极端的例子。对普通职场人士来说,最大的心理困扰莫过于对裁员的恐慌以及因投资亏损而致的焦虑。

  被裁者最主要的心理问题是失落,包括自我认知的失落。特别是那些曾经担任主管人员、常有优秀绩效或者经常生活在客户和下属赞扬中的人,环境强化了他们在工作里的重要性,以至于无法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

  还有一种失落,源自许多人无法接受原来像亲人、朋友般相处的同事,突然变得疏离,无法亲近。

  对于性格内向、较少同外界接触的人,失去工作会让他们变得更加不自信,更加退缩到自己的内心。

  可是,那些保住工作的人,也常常会有一种“幸存者负罪感”,他们会对自身的价值存在质疑,质问自己为何会留下,而其他人为何必须离开。如果这种裁员不是一次而是逐次进行,幸存者就会时刻处在一种焦虑不安、等待被宣判的状态中。这时,对于那些已经被裁掉的员工,幸存着会有一种被排斥感。

  不仅仅是员工,企业处于大规模变革时,管理者常常成为员工发泄愤怒的目标。那些管理经验缺乏的管理者来说,很可能不知该如何应付。对于那些经常要作出裁员决定的管理者,有时也会感到不堪重负。还有些管理者,对每个被裁掉的人员感到内疚,尽管他知道,这不都是他的错,但可能无法摆脱自己“只是大机器中的一小部分”的无奈。

  “当然,对于那些因为经济大环境衰退导致企业经营受损、规模缩小甚至破产的管理者,其失落与焦虑可能更甚于普通员工。”北京观心网首席心理咨询师刘淑清这样表达,“要像爱身体一样爱自己的心。”
$SplitPage$
  别把裁员归为个人因素

  员工如何应对因裁员而导致的恐慌?管理者如何面对裁掉别人给自己造成的不安?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可能是最好的办法之一。对于预知要失业的人,心理防范还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别把裁员归为个人因素,这一认识对于幸存者和管理者同样重要。要认识到自身的失业是因为市场环境的改变而带来的企业的改变,这些改变就如同天气的变化一样无法由人力控制,顺从并适应这一变化才是最理性的做法。

  其次,实施稳健的财务管理,这一原则同时适用于危机中的一切人。这并非建议勒紧腰带过苦日子,而是建议仔细评估企业和个人的财务状况,减少非固定性花费以及一些不必要的债务,同时还要多存点钱。

  然后,不要让情绪失控。这适用于被裁与未被裁者,也适用于管理者。失业会让人感到恐慌、内疚、失去信心,有时甚至会怨天尤人。事实上,越早运用理智去评估环境,找出自己的优势与价值,并且作好规划,越能更快找到下份工作。

  当感到心情沮丧时,不要对亲友隐瞒失业的事实。否则,不只让自己孤立无援,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同时还要颇费心力地去编造借口来掩盖事实。

  积极地做法是,作好个人规划,包括每天的以及长远的,不要让每天漫无目的地生活,找工作的方式越有结构性,越容易达成目标。

  被裁者再次求职时,要注意两个细节,一是离职的理由要前后一致,否则,就算离职错不在你,也会让人觉得你试图掩盖某些不好的事实;二是,不要说前一个老板的坏话。不只是在面谈中,在电子邮件及网络聊天时,都要注意。
$SplitPage$
  反焦虑实战

  有研究者将“亏钱焦虑”带来的心理异常归结为以下几种:

  恐惧:脑海里灾难性的念头挥之不去,如“我的钱都没了,这可怎么办!”“情况还会越来越糟糕”等等,并因此导致饮食和睡眠状况混乱。

  抱怨:整日愤愤不平,痛骂投资机构或者其他投资者,认为是他们的贪婪导致自己财产缩水,甚至曾经给过些许理财建议的朋友也会受到牵连。

  负疚:有些人是将全部身家投入投资市场,或者是将准备买房、给老人养老、给孩子上学的钱都投入进去,遭到金融危机重创后,经济状况发生困难,于是觉得对不住家人,自怨自艾,觉得自己无能没用。

  无奈:面对整个危机,一点办法也没有,看不到希望,也无力改变,常常觉得世事无常。这种生活的无力感,也常会蔓延到生活的其他层面,让人意志消沉。

  疲劳:因为投资失败,不止对投资理财的事情提不起兴趣来,对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也一概提不起兴趣,严重者甚至有轻生的念头。

  这些不好的情绪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容易演变成病态的慢性抑郁。如果发现有以上一种或多种不健康的情绪,就应该及时消化。

  摆脱负面情绪,注意如下几点:

  冥想:当感到情绪不好时,停下手中的活,什么也不做,闭上眼睛,让身心静养一会,借助冥想也可以达到此效果。

  白日梦:情绪低落时,可以主动去想象一些宁静、放松的景象,如,一个人坐在大海边,面对蓝天大海,无比放松,没有任何忧愁。或者去回忆成长经历中感觉最愉快的场景和经历,就如同主动去做一个美梦。

  转移:当注意力集中在引起焦虑的事物中,要注意转移的注意力,如拿起一本可以引人发笑的漫画书,或者同身边的朋友闲聊几句无关的事,或者打开电视看一部引人喜悦或者落泪的电视剧。当专心于其他思维活动时,会很大程度上减轻焦虑症状。

  正面回应:逃避是一种典型的负面态度,例如自杀。当逃避某种困难情境时,起初会体会到焦虑降低,但与期望相反的是,逃避困难情境的现象越多,以后在面对这些情境时,焦虑就会越重。意识到自己的困难情境,同时也知晓自己的焦虑状态,勇敢地去想办法,才能最有效地消除焦虑。

  找到问题所在:当焦虑状态非常严重时,可以把所惧怕的事情按惧怕程度分出不同层次来,先面对惧怕程度最轻的事物,当觉得自己可以完全控制时,再往上移,直到最后面对最惧怕的事物。让心理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在不断锻炼的过程中,最后会觉得自己所惧怕的事物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SplitPage$
  最好的资产是自己

  不管怎样,当金融危机到来时,要坦然面对,尽管它带来很多负面的东西,但同时也带来一些积极的启示,如教育了那些初涉投资市场或职场的年轻人,使他们知道了市场和职场的风险性,同时也会使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理财风格。

  金融危机也给某些人带来闲暇,正好可以把这些时间用在投资人际关系上,同家人团聚,和朋友见面,通过旅游放松心情,这些都是投资金钱换不来的。对于人的投资,往往会获得比金钱投资大得多的汇报。

  一个人要有投资观念,但这世界上,并非只有企业、工作、股市、房地产是值得投资的。要知道,最好的资产就是自己,而非任何身外之物。投资所有的一切,都是期望能带来幸福感和安全感,而金钱不过是可以达到此目标的一个手段,并非唯一手段。


本文来源: http://man.ewsos.com/a/20081127/38185.html

责任编辑:iSky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