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液是男人特有的“精华”
- 2011/7/25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男性对精液都有或多或少的认识,但一些更深层次的知识,又有多少男性知道呢?接下来,就由男科专家告诉您一些关于精液的更深层次的知识吧。
“色彩”的疑虑
在性医学咨询门诊,不少男子告诉医生说自己的精液有时呈乳白色,有时呈淡黄色,还有的说呈红色或淡红色。他们想知道正常的精液究竟应该呈什么颜色,黄色或红色是否病态。
推荐阅读:揭秘:精液对女人阴道的保健作用
正常的性生活不仅能促进夫妻恩爱,家庭和睦,而且还有助于女方的防病抗癌,后者应归功于男性的精液......【详细】
一般来讲,正常的精液应该呈半透明蛋清样乳白色。久未射精的人的精液可呈淡黄色,且较黏稠。
男子生殖道有炎症时,精液可呈黄色,显微镜下可见大量脓球。有些男子在某次射精后可能发现精液变成粉红色,或者混有血丝,这常使他们大吃一惊,以为得了绝症。其实,这种情况大多数是由精囊的炎症引起的,是一种症状轻、预后好的疾病。精囊罹患炎症引起充血、水肿时,很容易出血,当精囊的分泌物和精液通过精囊时,就会与血液混合,产生血精。另外,前列腺炎常累及精囊,也可产生血精。对此,只要暂停房事,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和止血药,病情多能得到控制。
当然,精囊、前列腺肿瘤也会出现血精,但一般来说,癌性血精的特点呈持续性,且逐渐加重,与炎症的一过性血精有所不同。另外,结核、血吸虫病或全身血液系统疾患偶尔也可引起血精,这些情况均应治疗相应疾病。临床证实,生殖道有出血时,精液呈红色或淡红色,镜下可见大量红细胞,有的肉眼看上去呈棕红色或酱油色,是因为精液中含有大量红细胞之故。对于这些病理性血精就应及时寻因诊治。《《爆笑:精子与卵子精彩“对话”
出现血精也有生理性的,这里有三种情况:一是在射精的时候,精囊发生强烈的痉挛性收缩引起精囊壁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改变,使血管中的红细胞渗透到精液中;二是性生活频率低时,精囊内的分泌液不断增多使压力升高,射精后精囊压力一下子降低使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三是过敏性体质的男子的精液中溶解组织纤维原的酶类物质活性增加,使精囊管壁上的毛细血管受损而发生渗血。这类生理性血精,大多数可不治而愈,不必为此忧虑。
“大起大落”的检验结果
精液的化验检查是了解男性生育能力的方法之一,但是许多人对这方面的知识不甚了解。精液检查牵涉到多个环节,与禁欲时间、采取方法、使用容器、运送方式、检验员的工作责任心以及受检者自身的生理波动等多种因素有关。若医生交代不详,或者受检者未按医生要求去做,就可以出现精液指标的“大起大落”现象,影响其诊断和用药。
要想精液化验准确,首先是要注意正确地收集精液,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禁欲3-5天;②用医院给予的洁净容器手淫取样,取得全部精液后立即(半小时内)送检,冬天要特别注意保暖;③若初次看病取样,可隔周重复1—2次。如此化验可以较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由于影响检查结果的因素很多,比如收集方法的错误,患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都可以使检查结果异常,所以对检查结果一定要正确地分析。比如说,精子数的正常范围一般定为每毫升6千万至1亿2千万之间,低于或者超过这个范围都可看做异常。然而在临床上有些精子数目每毫升不到6千万的人也能够生儿育女。因此,检查结果的异常,并不能肯定某男子不具备生育能力。
精液的最新研究
根据最新的研究报告,精液中含有十余种前列腺素,这些精液中的前列腺素的种类和含量被证实与受孕有密切关系。如前列腺素E1就具有促进生育的作用。性交时沉积在阴道宫颈部的精液中,所含的前列腺素经阴道黏膜吸收后,对子宫和输卵管产生效应,使宫颈和宫体松弛,有利于精子的游动,同时精液还是缓解女性经前综合征和痛经的“灵丹妙药”。婚后有正常性生活的妇女,经前综合征便会自然减少乃至完全消失,这可能与精液中所含的前列腺素有关。
此外,在正常精液中还有一种能与青霉素媲美的天然抗菌物质——精液泡浆素,它能抑制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生长。临床实践证明,那些性生活间隔时间较长或常年没有性生活的妇女患阴道炎、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的较多。因此,可以说当人类在进行正常和谐的性生活时,大自然已经为其造就了一位清洁师。
这些避孕方法让男人断子绝孙
避孕是性行为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程序。在很多情况下,男性在避孕中的作用比女性更大,对于男性来说,避孕方法很多,不当的避孕方式不仅达不到避孕效果...
- 98000关注同房技巧:用乳房来做爱
- 88756关注暴强!不同尺寸阴茎使用说明书
- 85562关注要女人吞精液?那你敢喝经血吗
- 78562关注揭秘女人最喜欢的阴茎类型
- 68759关注男人 从尿液看出身体是否健康
- 58632关注必杀技!男人“宝贝”变硬窍
- 55789关注曝光男人名器的各种形状
- 86950关注男人 教你阴茎“探入”女性技巧
- 475274关注让小弟弟身形变大六大方法
本文来源: http://man.ewsos.com/a/20110725/379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