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间该如何正确处理愤怒情绪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医网摘要:结婚后大概的生活状态就是吵架、和好、再吵架、再和好···这是最正常的夫妻关系,永远都是床头吵架床尾合,像这种家常便饭似的吵架如果不好好处理便会严重影响夫妻情绪,尤其是那些爱翻旧账的夫妻,就更需要一个科学的方法来处理这种情况。

 

  一、学会分析不合理的愤怒

  在日常工作与生活当中常常因为不开心或者对别人很不满意时,出现最多的反应就是愤怒。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愤怒是合理的应该爆发的,错都在别人身上。事实并不一定是这样的,愤怒大多数都是不合理的。

  自私的要求未被满足

  自私是绝大多数不当愤怒的根源。一个人越自私,他的愤怒就会越多,也就是一种只是站在个人的位置上刻意要求别人的时候,就会去挑别人的毛病或者总感觉到自己在情感上、情理上吃亏了,愤然而起。

  所以有时候我们的愤怒是不是由自私引起?假如是,应该先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去原谅对方。

  完美主义要求无法满足

  这一点更多体现于自己对自己。自己总是因为自己达不到所想到的要求而愤怒,当自己对自己无法满足的欲望与要求时,一种自我遣责与自我否定的情绪扑面而来,同时发现自己的能力不比别人的时候就会让自己对生活失去信心。自卑就是自我愤怒的一种,也是虐待自己的愤怒,这也是抑郁症与强迫症最常见的心理表现。另外,对别人也一样,总是站在完美主义者的位置上要求别人来满足自己,希望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事。

  多疑

  一个具有猜疑性格的人会常常错误诠释别人的动机,总是怀疑别人的行为可能会对自己造成伤害,总以为别人对自己有什么企图。

  因此,当自己想愤怒的时候,就先问自己的愤怒是不是合理的,假如与上面的三条有关,那么你的愤怒就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愤怒就让它自我消失掉吧。

  二、学会对愤怒的表达

  经过上述内省的理性思维后,确认你的愤怒是合理的,那么你就应当勇敢地说出来——这是消除愤怒的另外途径。

  为什么要把愤怒表达出来呢?

  1.善于表达自己的愤怒有助于我们理性地认识事实的真相,同时可有效抑制沮丧意识与情绪低落。

  假如什么事情都不敢说出来,内心的不平衡整天压抑着自己,自己根本没有心情去快乐,这容易造成自己抑郁沮丧的负性思维,整天板着一幅委屈或者是怀才不遇的面孔。

  2.合理的表达愤怒有助于我们及时的宽恕对方。

  人是需要泄愤的,也就是发挥放气的功能,让自己内心的委屈与不满全部放出来。一个人轻松了,就容易接受别人的认错了,当自己愤怒的时候多数看到的是自己,只有当心平气和的时候才更容易去接受别人。

  3.运用得体的言语表达我们的愤怒,告诉对方表达愤怒的目的是为了理解,而不是为了报复,这样对方更愿意学会尊重与爱护。

  4.有效的愤怒有助于我们防止流言蜚语。

  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两个人之间的事在两个人之间立刻解决掉,别去听其他人是怎么说的,适当的解释更能让双方相互信任。

  5.善于运用得体的语言去表达愤怒有利于平静具有暴力倾向性格的强势心理。

  在强势面前越强,造成的自我承受的冲击力就越大,但选择太弱更会纵容对方的强势心理,反而让自己永远也找不到站起来的机会。所以适当的愤怒是一种力量的补充,同时也是以柔克刚的最好方式。例如:男人最怕的就是女人的眼泪,假如你流着眼泪去愤怒,对方都会气馁一半了。

  6.适当的愤怒有助于增强双方进入沟通的节奏。

  假如说缄默是一种让人难以忍受的阴性表现,那可以说愤怒是属于阳性的积极元素。有了适当的愤怒就会引起对方沟通的注意力,也是夫妻之间传播很好的积极信息。  

  因此,假如学会了一种理性的沟通姿态与技巧,不管在何时何地面对任何人,你都会充满自信。认准是自己得理的,不会放弃,但认准自己是不合理的,得饶人处得饶人,放别人一马其实也是给自己一次真诚的机会。

  三、及时处理

  当天的愤怒当天处理好,睡觉前学会原谅对方,不要让你的愤怒过夜。愤怒是随时发生随时消失的,但如果你总是把它放在心上舍不得,那么它就将在你的心上变质。可能会变质为怨恨也可能会会变质为对生活的负性情绪。

  四、不怨恨,不报复

  心里的那本帐只记喜事乐事,只记得别人的优点与可爱,拒绝记录别人的坏与自己的怒。让自己的心胸更加开阔,让自己的个性更加开朗,不要让自己胸怀狭窄,更不能让自己的心里有着任何的仇恨,让自己坦荡些、简单些,也许我们会更加快乐无忧。

  夫妻之间过日子,吵架在所难免。有时候吵架也是一种彼此认识和了解对方的方式。也就是一种情感交流的另类办法,如果一对夫妻之间从来没有口舌之争的话,很有可能婚姻出现了危机,发生了问题。但是值得提醒的是在夫妻争吵中,我们彼此都要懂得怎么去分析和处理这个过程中不合理的愤怒情绪。如果可以有效地处理这些负面的情绪,那么夫妻间的感情将会更深。


本文来源: http://man.ewsos.com/a/20160630/1366870.html

责任编辑:骆凤春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