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筷子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医网摘要: 筷子的材质有多种多样,什么银筷,木筷,竹筷,塑料筷,不锈钢筷,等等,几乎都很常见。它其实就跟水杯一样,材质选不对,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共用筷子

  容易传染多种疾病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种类,也是最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之一。世界有多半人口受到过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而在有些国家几乎90%的人都感染过这种细菌。这种细菌感染首先引起慢性胃炎,并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严重者则发展为胃癌。
 
  早在1994 年,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幽门螺杆菌列为引起胃癌的第1类致癌原。现在医学普遍的认识是,幽门螺杆菌喜在偏酸的环境中生存,它不会通过血液传染、空气传染,但会通过食物和餐具传播。如果家中有一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而且你们共用碗筷,那么筷子必然会接触到口腔和唾液,就会增加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风险,大人小孩都不能幸免。

  2、孩子易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多为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或粪便。6岁以下的小孩子免疫功能低下,更容易因共用碗筷导致病毒交叉感染,所以家长应尽量让他们餐具专用,不要让小孩共用碗筷,也不要让大人和小孩共用碗筷,家长更不能嘴对嘴喂食,一定要做好个人用具的卫生清洁。

  3、感染部分病毒性肝炎
 
  乙肝不会因为共用碗筷而传播,但是甲肝和戊型肝炎传播的主要途径就是口口传播。病毒性肝炎的病人因唾液中含肝炎病毒,正常人体的消化道粘膜往往都有一定的损伤。如正常人和患此类病毒性肝炎的人共用碗筷,就容易让病毒经由碗筷、杯子等传染到自己身上。所以,在家庭用餐或者外出聚餐中,最好使用专用餐具,并准备一双公筷夹菜,避免病毒传染。

  4、还有可能感染伤寒病
 
  伤寒病也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主要也是以口口的方式传播。多数这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痊愈后仍然携带病菌。造成这种病的传播主要是就食卫生状况差,水源、食物受污染等情况。因此,伤寒病患者的个人生活用品,尤其是会与嘴唇接触的应尽量与家人分开使用。
 
  看到这里,说蓉儿矫情的都啪啪打脸了吧。现在许多家庭都认识不到这个问题,但“分筷制”以及准备“公筷”真的很有必要,希望各位都能引起重视。即便是出去吃,也最好自带餐具,不想这么麻烦的话,那吃前也一定要用开水先烫碗筷,不能说绝对没有细菌,但肯定会减少细菌,并将灰尘洗去。
 
 

  选对筷子

  让你的生活离癌症远一点
 
  筷子的材质有多种多样,什么银筷,木筷,竹筷,塑料筷,不锈钢筷,等等,几乎都很常见。它其实就跟水杯一样,材质选不对,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建议使用:无漆木筷、无漆竹筷
 
  筷子一定要挑选天然材料制成的,比如无漆的竹筷和木筷,它们均满足这个条件,于身体无害,具有绿色环保、重量轻、手感好、遇到高温也不会变形等多种优点,最重要的是价格便宜。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木筷和竹筷质地较软,容易产生划痕,如果清洁不彻底会容易藏匿细菌,所以平时使用时要更要注意清洁卫生。

  可以使用:银筷、食品级别的不锈钢筷
 
  之所以说可以使用,是因为它们基本于身体无害。银作为餐具使用对人体无害,而且有杀菌作用,可以做成年人日常使用的餐具。但未成年人若是担忧中毒,还是不要经常用。而食品级别的不锈钢筷也是较为健康的。但是这两种材质的筷子的共同的缺点就是质量太重,用起来手感不好,而且夹过热的食物时容易烫到嘴唇。所以,如果你不在意这些问题,就可以选用它们。

  不建议使用:塑料筷、其他涂有彩漆的筷子
 
  首先塑料筷子受热容易变形并产生有害物质,吃进嘴里就会伤害健康了。至于漆筷,我们并不清楚筷子上是用的什么漆,放到嘴里是否安全,所以尽量不用。否则漆块脱落随着食物进入体内,同样会危害我们的健康。除非,你能确保买的筷子是由天然无毒的漆料涂染而成。

  常换筷子

  可减少各种霉菌的产生
 
  其实筷子的“服役期”真的很短,最长不能超过6个月。
 
  筷子使用时间过长,即便没有经历过高温的也容易变形,影响使用。其次,由于经常使用、搓洗的过程会给筷子留下深深浅浅的伤痕,使筷子表面变得粗糙,容易使微生物残留、滋生。再者,家用筷子清洗后经常不沥干就摆放在柜橱内,这会让筷子的含水量很高,容易产生各种霉菌,严重的会产生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同样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它可诱发肝癌。此外,筷子在长期储存过程中卫生条件不达标,还会存留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抵抗力弱的人使用后可能导致感染性腹泻和呕吐等。而藏在筷子细小凹槽里的微生物和清洁剂还可能侵犯人体呼吸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本文来源: http://man.ewsos.com/a/20160808/1396792.html

责任编辑:王晶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