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的方法和技巧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6/11/1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某医院呼吸科医生编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吸烟的危害我们可以在各个健康宣传区都可以看到的,当决定戒烟的时候,戒烟的方法和技巧是不可缺乏的,同时存在的戒烟误区,也需要了解以避开。

一.吸烟的危害:

都知道吸烟有危害,但均会出现戒烟困难的现象,只有具体的了解吸烟有那些危害,才能下定决心来戒烟。我们一起来看看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到底有那些:

戒烟的方法和技巧

1.长期吸烟必然导致阳痿疲软,影响生活质量和夫妻感情;

2.吸烟导致牙很黑牙很黄,满嘴臭气,极大影响个人形象;

3.长期抽烟导致支气管炎症,天天咳嗽非常难受,痰多,逐渐导致肺癌的情况出现。

4.长期吸烟可增加各种慢性病的发病概率,如:中风和偏瘫。

5.长期吸烟导致皮肤粗糙、暗黄、衰老、皱褶、皮肤失去弹性;

6.长期吸烟必然导致智力衰退,老年痴呆、抑郁症

7.吸烟影响生育功能:据研究调查表明,长期吸烟者的精子受精能力较不吸烟者下降了75%。

二.戒烟的方法和技巧

经过以上我们已经了解到了吸烟的危害,虽然有了戒烟的想法,但戒烟的困难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克服的,所以需要了解一些戒烟的方法和技巧,更有助于戒烟。

戒烟的方法和技巧

1、戒烟从现在开始,完全戒烟或逐渐减少吸烟次数的方法,通常3~4个月就可以成功。

2、扔掉吸烟用具,诸如打火机、烟灰缸,香烟。

3、坚决拒绝香烟的引诱,经常提醒自己,再吸一支烟足以令戒烟的计画前功尽弃。 避免参与往常习惯吸烟的场所或活动。

4、餐后喝水、吃水果或散步,摆脱饭后一支烟的想法。 研究表明:在戒烟初期多喝一些果汁可以帮助戒除尼古丁的成瘾。

5、烟瘾来时,要立即做深呼吸活动,或咀嚼无糖分的口香糖。

6、告诉别人你已经戒烟,不要给你烟卷,也不要在你面前吸烟。

7、写下你认为的戒烟理由,如为了自己的健康、为家人着想、为省钱等等,随身携带,当你烟瘾犯了时可以拿出来告诫自己。

8、制订一个戒烟计划,每天减少自己吸烟的数量。

9、安排一些体育活动,如游泳、跑步、钓鱼等。一方面可以缓解精神紧张和压力,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花较多的心思在吸烟上。

10、当你有想吸烟的冲动时,可以用喝水来控制。事实证明水是戒烟的妙药,当你感到空腹或想吸烟时,就先慢慢地喝上一杯水。

11、当你真的觉得戒烟很困难时,可以找专业医生咨询一下寻求帮助,取得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对于成功戒烟也至关重要。

三.戒烟的误区:

在戒烟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不少烟民在戒烟中会出现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将会影响到戒烟的情况,大家应该需要了解。

戒烟的方法和技巧

1.辅助戒烟不靠谱

很多烟民不了解辅助戒烟的具体方法,以为辅助戒烟即为药物戒烟。其实,只有极少数烟民(低于3%)可以仅凭意志力成功戒烟,但真正成功的戒烟需要患者的意志力、专业医师辅导和药物辅助等综合戒烟策略。

2.药物戒烟,戒了烟瘾,染了药瘾

药物戒烟只是综合戒烟策略中的一部分,并非所有人都需要使用药物戒烟;其次,服用药物戒烟时间很短,且疗程因人而异;最后,药物戒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人体对于戒烟药物并无依赖,因此,绝无成瘾性之说。

3.戒后一支烟=复吸开始

完全戒断后偶然吸一支烟并不完全等同于之前的戒烟努力完全白费,但的确有一少部分人从此走上复吸之路。这里要明确偶吸和复吸的概念。偶吸是指偶尔一次吸烟,而复吸是指又回到了以前吸烟的状态,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次事件。烟民对偶吸要持正确的态度,不能因为戒烟成功后偶尔吸入1支烟,就觉得自己不可救药,就自暴自弃。同时也要积极面对,分析为何又吸上了烟。及时调整自己的戒烟策略,杜绝吸入第二支烟,防范偶吸继续发展成为真正的复吸。

4.老年烟民“戒”不如“不戒”

不少老年烟民觉得已经抽了那么些年,身体也没什么不适,何必自讨苦吃选择戒烟;还有老年烟民认为,戒烟会打破身体的平衡,会生病。事实上,吸烟对老年烟民的身体已经产生很大的损害,而且吸烟时间越长,这种损害越重。这些损害需要客观检查(如肺功能、胸部CT)才能知道,不能仅凭自己感觉没啥不适,就说吸烟没有造成损害。其次,不管年龄多大,戒烟都不晚。烟戒了,就阻止了吸烟对身体的继续损害,不仅能延年益寿,还可以改善生命质量。


5.使用电子烟,能两全其美

很多烟民把电子烟作为一种戒烟的工具,认为既大大减少了传统卷烟的毒性成分,也能保持吸烟的习惯,简直是两全其美。事实上,目前对电子烟能否促进长期戒烟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有关电子烟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近期更有报道称,吸电子烟不利于烟民成功戒烟。

经过以上介绍,大家应该都了解怎么样戒烟的方法和技巧,戒烟贵在坚持,以及自律,为了自己的健康以及家人的健康,所以戒烟势在必行。


本文来源: http://man.ewsos.com/a/20161101/1415731.html

责任编辑:liangjy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