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健康需注意
- 2015/1/14 来源: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64岁的张先生两年前突然觉得自己骨头疼痛,也仅仅觉得缺钙、骨质疏松是常事,但半年后因骑车摔伤而两次骨折住院的他,在又一次骨折后竟无法行走,经检查,最终被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
据省肿瘤医院血液科六病区主任张文林介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多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发生,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骨痛,疼痛部位多在腰骶部,其次是胸廓和肢体。
此外,由于瘤细胞对骨质的破坏,会引起全身广泛性骨质疏松和病理性骨折,常有几处骨折同时发生。如果骨髓瘤细胞生长于椎管内,压迫脊髓,还会导致重度肌肉无力或者瘫痪、麻木以及大小便失禁。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多发性骨髓瘤会带来相关的蛋白质过多等因素,可能会引起肾功能障碍,加上骨质破坏造成的血钙升高、血液黏稠等,则又会加重对肾脏功能的损害。
张文林提醒,当中老年人出现骨痛并持续加重时,应提高警惕,早发现、早治疗才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泡脚需要讲方法
日前,一名46岁的女性在家用热水泡脚时突发脑血管动脉瘤破裂,经抢救无效后离世。郑州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张士金提醒,泡脚也要讲究方法。
张士金主任建议,每次泡脚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因为泡脚时人体血液循环和心率会加快,时间太长会增加心脏负担。另外,水温不要过高,以40℃左右为宜。“心脑血管病人大冷天下热水泡脚,会令血管受到强烈刺激,有可能诱发心脑血管基础病,有人会因脑部供血不足,感到头晕,老年人更要格外注意。”张士金解释,还有些人群也不适合泡脚,比如糖尿病足患者、静脉曲张患者及儿童。
腹痛小心缺血性肠病
日前,56岁的李女士突然出现腹部疼痛,伴有恶心、呕吐,而且开始出现便血。家人将其送到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仔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考虑李女士患了缺血性肠病。
该院消化二病区主任杜晓林介绍,缺血性肠病是指由于肠血管粥样硬化、栓塞等原因致使肠壁缺血、缺氧,最终发生肠梗死的一种疾病。多发病于有长期高血压、糖尿病或是心功能不全的中老年人。其临床表现多为突发的左下腹痉挛性疼痛,伴有便意、甚至便血,由于缺血使肠功能紊乱,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嗳气等。
本文来源: http://man.ewsos.com/a/20150114/1012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