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发伪专家八大健康伪论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0/8/27 来源:环球网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在当今物欲横飞的社会上,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伪专家令不少老百姓心寒,像吃泥鳅治病、绿豆治百病、牛奶致癌等伪言论横行,导致人们对于健康生活存在不少认识误区。

  误区四

  吃蔬菜不如水果榨汁

  蔬菜水果中有四宝——维生素多、矿物质多、膳食纤维多、抗氧化作用好。

  每个成人每天需要摄入一斤左右的蔬菜水果,而现在都市人的误区一方面是吃菜油水太大,剩菜腌菜多;另一方面,则是吃蔬菜不够,用水果代替蔬菜,把蔬菜榨汁吃。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水果中的糖分远远高于蔬菜,用水果代替蔬菜发胖的几率很高。

  营养处方: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每餐2至3种蔬菜,深色、绿叶菜占一半,炒菜要少油、少盐,少吃咸菜、剩菜;水果不能代替蔬菜吃,最好别把蔬菜榨汁喝,以免营养素逃走。

  误区五

  番茄要熟吃,胡萝卜油炒

  民间流传着 “番茄要熟吃,胡萝卜要油炒”,其营养才能被人体吸收的说法。确实,番茄加热以后,里面的番茄红素含量增加,更容易吸收。番茄红素是很好的抗氧化素,对一些慢性病是有好处的。但是,番茄煮熟以后维生素C就破坏了,其实番茄生吃熟吃都可以,炎热的夏季,生番茄可以当水果,凉拌也很爽口。

  营养处方:新鲜的蔬菜水果对防癌抗癌的作用非常好,每天吃400克以上的蔬菜水果,可以使肿瘤的危险性降低三分之一。特别有利于防癌抗癌的蔬菜有洋葱、大蒜、姜、韭菜,还有一些十字花科的蔬菜,西兰花、卷心菜等也可以经常吃。

  胡萝卜不一定要用油炒,胡萝卜在肠道被人体吸收时,需要有脂肪帮忙,而饭后4至6小时的时候食物进入肠道,饮食中有不少的脂肪可以帮助吸收胡萝卜中的营养素,因此胡萝卜可以当水果吃。

  误区六

  素食者只素不荤,营养缺乏

  素食主义是现在不少时尚达人的追求,但这种流行是否真的很健康?营养专家可不这么看,其实荤菜和素菜各有所长,不能互相替代。蔬菜中的脂肪含量较低,维生素、膳食纤维比较多,蛋白质的质量不够高,铁、锌、钙之类的微量元素不够多。所以我们需要补充荤菜,尤其应该多吃点海鱼,海鱼对心血管保护非常有好处。

  营养处方:“地中海膳食”是一种不错的膳食搭配代表,地中海地区国家的居民冠心病和血胆固醇水平远远低于欧美国家,这和他们的饮食结构密不可分。他们的饮食荤素搭配,有鱼,有新鲜的蔬菜水果,也喝葡萄酒,也吃奶类,多样而且均衡。

  误区七

  不吃蛋黄怕胆固醇

  只吃蛋白,不吃蛋黄,这样健康吗?鸡蛋的胆固醇确实主要在蛋黄当中,比鸡肉、鱼肉都要高很多倍。可是蛋黄里面的营养成分很丰富,特别是女性朋友偏爱的卵磷脂,蛋黄里含量很丰富。其实成年健康的人每天可以吃一个全蛋,蛋白和蛋黄一起吃,不会造成胆固醇过量。

  其实,胆固醇没有那么可怕,相反,胆固醇对我们身体很重要,它可以合成很多激素,合成维生素D。如果胆固醇太低,免疫力会很差,相关激素合成得不够,应激能力会比较低。

  不过,虽说鸡蛋中有卵磷脂,那是不是吃鸡蛋可以多多益善?最近湖南卫视出现一个 “养生牛人”林海峰,他说每天应该吃6个鸡蛋,多吃鸡蛋可以降胆固醇。这是不可信的。如果每天吃6个鸡蛋,不仅胆固醇会大大超标,而且会导致消化不良和胃肠道、肝肾负担加重,排出来的气会特别臭。

  营养处方:不少上海人喜欢吃茶叶蛋,蛋黄蛋白烧得发黑,口味浓重,但这种吃法并不健康。怎样让健康的白煮蛋变得好吃?煮好蛋以后,滴一滴酱油,或者在鸡蛋表面洒一点点盐,味道非常好。

  误区八

  信牛奶致癌说不喝奶

  虽然台湾“假博士”林光常已经被抓,但他提出的“牛奶致癌”影响还在,很多人中毒不浅。曾经有一些老年病人,骨质疏松非常严重但是坚决不肯喝牛奶,宁愿用骨头炖汤。

  但是一公斤的骨头熬2小时,也只能得到20毫克的钙,而喝一杯牛奶轻轻松松就能获得200到300毫克的钙。牛奶是世界公认的优质钙源,对所有年龄段的骨骼有作用。

  营养处方:老少终生不“断奶”,每天坚持一到两杯牛奶。血脂比较高者可以喝低脂奶,除鲜奶外,酸奶、奶酪、低乳糖奶、奶粉都是不错的选择。

  总之,合理营养是平衡的艺术,只有科学饮食才能走出营养的误区,保持身体健康。


本文来源: http://man.ewsos.com/a/20100827/303466.html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aiko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