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的原因有哪些?
- 2013/8/29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 自杀现状——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人自杀,这是一份阴沉的纪录。首位在中国执业的心理分析师霍大同表示,因为改革带来的飞速发展,社会变得更加复杂,个人主义变得更加明显。由于传统的家庭和宗族结构瓦解,社会失去了根,社会关系紧张,个人承受巨大的压力。
4.就业压力的诱导和学习压力的影响
南京危机干预中心的调查显示, 学习压力占大学生自杀原因的29. 8%。北京高教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会长林永和教授指出, 学习压力主要来自于不喜欢所学专业,考试成绩不好 ,学业成就与期望值不相符等,都可能导致大学生自杀行为。进入大学后,学校、家人对自己在学业方面寄予了更高希望,无形中给大学生造成很大压力 有些学生因为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而受挫后,父母的不理解,担心受到外人讥嘲等会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挫败感,进而自我贬值,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另外,竞争激烈的就业现状使得很多大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一部分学生因为不能承受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造成自我失落感,从而成为自杀的诱因。 过去高校自杀的学生中以本科生居多, 现在硕士和博士自杀的比例呈增加趋势,这是由于高学历学生面临的压力比过去更突出。我国已经出现很多因为大学期间没有通过全国英语四、 六级就自杀的案例,同时在研究生和博士生中出现因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的问题而自杀的现象日益突出。
据国家公布的报告显示, 我国大学生就业率为75% ,即使是按照这个标准,也意味着还有四分之一的大学生就业困难。当前社会上对大学生的评价及其待遇、 地位都较以前下降,加上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压力, 让学生们对找工作深感焦虑, 并产生自卑感。同时随着研究生扩招的继续, 研究生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高学历人才消费开始降温, 人才市场供需状况已悄然发生变化, 我国的事业单位推行机构改革,压缩编制, 精简和分流人员。从 2003 年开始,国家将用 3~ 5 年的时间对事业单位进行改革,作为研究生用人大户的事业单位近几年会减缓进人。而一般的高等院校对博士生需求量大, 对硕士生的需求则急剧下降。在研究生群体里流行着一句话,叫! 缓刑三年。当初读研本意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但毕业的时候却发现! 计划不如变化快。
推荐阅读:
本文来源: http://man.ewsos.com/a/20130829/974422.html
- 男人抑郁症如何帮助治疗
- 男性正确的发泄方式是什么